7月24日至25日,延安市经历了本年度最强降雨,吴起县受灾尤为严重。城区内洪水泛滥,桥梁受损严重,大量居民被迫紧急疏散。这场自然灾害究竟带来了哪些连锁反应?后续的救援和重建工作将如何有计划地推进?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持续关注。
暴雨来袭城区被淹
7月24日至25日夜间,吴起县城区域遭遇了一次显著的降水活动,累计降水量达到了102.5毫米,其中某个小时的降雨量峰值达到了50.61毫米。此次强降水引发了城区街道的洪水涌入,据当地居民描述,街道上的积水深度已上升至一至两米。24日晚,经历连续强降雨之后,次日上午,上游洪水迅猛上涨,突破河堤防线,涌入正街,导致县城沿街商铺和车辆遭遇严重水浸灾害。
桥梁受损情况危急
视频资料显示,在北洛河洪峰汹涌之际,一座巨型钢制储罐遭受洪水猛烈冲击,造成桥梁部分结构受损。受上游洪水泛滥及连续强降雨的双重作用,吴起县的头道川、乱石头川以及县城内北洛河的水位迅速攀升。截至7月25日7时,北洛河在吴起县城河段所遭遇的洪峰流量已达到2540立方米每秒,这一流量已超过了设计之初所设定的安全流量上限,即540立方米每秒。
群众撤离井然有序
防汛指挥部利用短信、应急广播等手段对高风险区域的居民进行了撤离。自应急响应启动以来,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排查,并对河流周边的道路实施了监控措施。截至25日上午9时,已有2023名居住在河边的居民顺利完成疏散。到了25日下午6时,全县共有13100名民众被安全转移至46个临时安置点。
应急响应全面启动
延安当地媒体公布,该区域已启动应对洪水的Ⅲ级紧急预案。吴起县委及县政府相继推出多项防洪措施,如暂停河流相关工程及迅速疏散高风险区域居民。同时,他们全面制定了应对暴雨的策略,并加强了排查工作。《陕西日报》报道指出,7月24日至25日,延安市经历了今年以来最为猛烈的降雨天气。
电力抢险紧张推进
本次降雨对主城区、铁边城镇、吴仓堡镇等地的电力设施造成了损害。在汛情突发时,国网吴起县供电公司立即启动了Ⅲ级应急响应。公司正着手对受损的电力线路和设备进行紧急修复。目前,电力抢修工作正紧张有序地进行。
多地响应共抗汛情
除了延安和吴起两县,渭南、铜川两市亦在北洛河流域启动了应对洪水的Ⅲ级应急响应。自7月24日起,河北省的保定、承德等地,以及陕西省的榆林、延安等区域,接连遭遇强降雨的袭击,导致洪涝灾害发生。陕西省水利厅已向相关市县下达了明确指示,强调必须切实履行防汛职责,并实施切实有效的安全度汛策略。
吴起县遭遇的洪水灾害对当地造成了显著的影响,尽管目前尚未有关于人员伤亡或失踪的消息传出,然而救援和重建工作正遭遇一系列挑战。在应对此类自然灾害的过程中,如何提升我们的应对能力,已成为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焦点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