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公司为“COSCO PRIDE”轮补充了国产超低硫重质船用燃料,此举标志着上海港成为亚太地区唯一能够提供此类服务的港口,绿色航运领域实现了新的进展。
绿色加注新突破
近期,中石油燃料油有限责任公司于上海洋山港为“COSCO PRIDE”轮补给国产超低硫重质船用燃料,总量达875吨。此事使得上海港成为亚太地区当前唯一能够提供此类超低硫重质船用燃料加注服务的港口,标志着上海港在推进绿色航运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国际新规引需求
国际海事组织(IMO)的海上环境保护委员会在第79届会议上提出了新的要求,规定从2025年5月1日开始,地中海区域将成为一个排放控制区,船舶使用的燃料中硫的含量上限将从0.5%降低至0.1%。根据相关数据,全球有超过17%的邮轮和24%的其他船队在 Mediterranean 海域航行,这一新规定的实施预计将导致每年大约产生400万吨硫含量低于0.1%的船用轻柴油和超低硫重质船燃的需求。
多方协作促发展
为把握这一市场良机,临港新片区管理委员会与中国石油等机构进行了紧密的协作。自2022年4月起,中国石油已在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成立了上海富远燃料油有限公司,助力上海构建成为国际航运燃料加注的中心。该公司凭借临港新片区的制度创新优势,积极推动了船用燃料油混合调和等政策的实施。至2025年6月末,总计实现了245万吨国际航行船舶保税燃油的补给。
国产燃料显优势
此次发布的国产超低硫重质燃料油具有深远影响。中国石油供应的该型船用燃料,其硫排放量比常规低硫船用燃料减少约80%。同时,其生产成本和能耗均低于轻馏分燃料,并且与船舶主机的匹配性更佳。此外,该燃料更能迎合市场需求,为全球航运业的绿色转型提供了强有力的助力。
示范引领助转型
负责人透露,上海洋山港正进行超低硫重质船用燃料的加注活动,这一举措对于推动国际航运业的绿色低碳转型具有显著的示范和引导意义。上海已率先构建了涵盖传统燃油、生物燃料油、超低硫燃料油、液化天然气、绿色甲醇等在内的全面解决方案,这为建设全球航运中心和高级别的航运服务基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产业布局谋长远
中国石油通过其子公司中石油燃料油有限责任公司,积极投身于“水上综合能源供应商”的定位。公司积极推进减油增特、减油增绿战略,不断优化网络和产品布局。目前,已构建起完整的超低硫重质船燃产业链,成为亚太地区主要港口超低硫重质船燃的唯一生产者,并在绿色航运燃料市场占据了领先位置。
上海港在国际航运向绿色低碳方向转变的过程中,可能继续扮演哪些角色?欢迎在评论区发表您的见解,同时请不要忘记为本文点赞及转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