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的现场,人形机器人市场异常活跃。宇树R1已经开始接受预订,魔法原子Z1展示了其高难度动作,而傅利叶GR-3则专注于提供陪伴与交互体验。众多品牌纷纷推出新品,其价格策略和市场定位成为了众人猜测的焦点。
宇树R1接受预订
宇树公司相关人士向第一财经记者透露,R1产品现已开始接受预订。R1的起始售价大幅下调,这一价格调整策略在业界引起了广泛的猜测。部分行业人士推测,宇树可能通过减少配置来降低成本,根据新品发布视频中的声音分析,R1的机身可能使用了成本更低的材料,而非金属材质。与此同时,也有业内人士猜测,宇树的这一举措可能是为了“提升销量”,考虑到该公司已经进入了上市辅导阶段。
魔法原子Z1亮点多多
在宇树公司附近的展览区域,MagicBot Z1这款人形机器人正全速演示其高能量、大范围的“倒地起身”和“下腰”等动作,该机器人具备24个自由度。这款机器人于七月初正式推出,并提供了七个不同的型号。据魔法原子销售总监田罡透露,尽管业界有观点认为其与宇树G1相竞争,但他们将重点打造在交互和感知方面的独特优势。从场景应用的实际落地视角来看,今年公司已补充完善了全系列形态的机器人产品,并专注于商演、导览等商业化应用落地速度较快的领域。
GR - 3独特定位
现场记者观察到,傅利叶的GR-3独具特色,整体呈现米白色调,触感细腻柔滑。相关负责人透露,GR-3的核心功能是提供陪伴与互动,其使用的皮肤材料为从意大利进口的高品质环保覆材。在构型设计方面,其高度被降低至约一米六五,旨在降低与用户互动时的压迫感。同时,傅利叶还在展位后方展示了康复医疗领域的相关产品。
傅利叶康复布局
傅利叶公司相关人员向记者透露,针对康养领域,该团队研发了五个训练交互模块,涵盖了导诊咨询和认知康复训练等方面。截至目前,傅利叶的机器人产品已累计销售达到10000台。今年,团队计划交付300台人形机器人。这一目标体现了傅利叶在康复医疗领域的丰富经验和持续发展的坚定意志。
行业发展思考
业内专家指出,人形机器人的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他们不期望行业仅陷入价格竞争的泥潭,更期待业界齐心协力,共同拓宽市场规模。例如,魔法原子和傅利叶等企业正从多方面研究机器人的应用领域,无论是商业演出还是医疗康复,这些探索都为行业的多元化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思路。
回应市场质疑
记者观察到,宇树在其R1新品发布视频中,以加粗字体突出显示“先运动后工作”,并以小字进一步阐释“多样化的运动是有效工作的前提”,这一表述似乎是对市场上有关“宇树生产的机器人仅是表演型”的质疑作出的回应。傅利叶公司相关负责人也明确表示,表演和实际工作能力是机器人业务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由此可以看出,该企业已经注意到消费者对产品功能性的疑虑,并正在采取积极措施来应对。
在当前人形机器人市场竞争激烈、发展多样化的背景下,哪一企业的产品与战略更具备成长潜力,您有何高见?敬请至评论区留言分享,同时,请不要忘记为本文点赞及转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