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平市内,全民健身运动的热潮正在迅猛发展,各式各样的运动场景里,民众充满活力,体育运动正逐步成为提高生活质量、助力乡村振兴的关键动力。
古城公园太极风采
邹平市齐东古城遗址黄河文化公园内,72岁的曹云升神采奕奕。他正指导着50余名队员练习太极扇,动作间刚柔相济。明媚的阳光洒落其身,映照出他们的健康与活力。在曹云升的引领下,队员们不仅体验了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同时也获得了身心健康的益处。
码头小镇健身活力
在数公里之外的码头镇梯子坝,43岁的边子顺正带领着数十位村民共同参与健身操活动。村民们伴随着音乐的节奏,挥洒汗水,运动装备已被汗水湿透。这位持有社会体育指导员资格证书的“土专家”——边子顺,将健康观念引入农村,使得村民们的身体状况得到了显著改善,同时也促进了邻里间的和谐相处。
乡村体育氛围浓厚
张平担任村委委员的村子体育活动丰富。村民们闲暇时便会前往健身房进行锻炼,节日期间还会举行各种趣味运动会。在拔河比赛中,全村的男女老少都会前来为参赛者加油鼓劲,场面热闹非凡。据市体育事业服务中心主任张希庆介绍,目前已有858家村级体育总会等组织,涵盖多个体育项目,健身站点已实现城乡早晚锻炼的全覆盖。
广场舞发展新变化

任立静,广场舞协会的会长,指出过去舞者们各自练习,而现在每年都会举办上千人的联谊赛事。广场舞已不再是单独的舞蹈活动,它已经转变成了一个众人交流互动的场所。参与人数日益增多,大家都在享受广场舞带来的乐趣。
青少年体育硕果累累
摔跤训练馆内,王新教练将摔跤项目纳入体育选修课程。教练与体育教师共同协作,教学相长,学生们热情投入训练。与此同时,隔壁拳击台上,年轻学员们正进行额外训练。师兄王怀雨已成功被选送至省队。校园内举办的各类活动吸引了众多学生的积极参与,使之成为孕育冠军的摇篮。
体育赛事带动发展
张敬新副主席表示,本年度联赛共有72支队伍,1200名运动员参与角逐,决赛现场观众人数接近万人。码头镇精心打造了具有特色的体育活动场景,吸引了2000名运动员参赛。网络上的相关话题热度超过45万,有效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增长,增收超过百万。体育业已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新动力”。
2025年即将到来,邹平市将在多个领域持续加大投入。该村居健身设施将进行升级改造,达到200个;体育与教育融合的进程将进一步深化;同时,“体育+”产业链也将不断拓展。这股全民健身的热潮将继续谱写新的历史篇章。对于邹平市这种全面推动体育事业发展的模式,公众如何看待?







